第六十九章 兄弟(2/4)

。刚回到京城,一天也不休息,就召开常朝。

常朝又称日朝,是每天都举行一次的,但是基本只有副部长以上级别的人才有资格参加。

在常朝上基本不会讨论政事,皇帝与少数大臣在其他地方召开一个简短例会,然后就散会。其他大臣只能在前殿,甚至是朝天门等一会儿,然后就去上班。

到了中午时分,又会举行一次午朝,具体解决今天的一些政务,会议时间也很短。

而电视上经常出现的上朝,则是每个月初一十五举行的朔望朝。

洪武时定为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在奉天殿举行,也被称作大朝会。这个时候,其实是不处理政务的,主要以接见外宾,接受朝贺为主。

官员升迁,汇报工作,如果是皇帝亲近的人,皇帝会专门散朝后接见一下。不亲近的人,也就是等到大朝会,在朝堂上一批批地汇报工作。

所以说,真正在朝会上,需要处理的事务并不是很多。当一件事被拿到朝会上来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已经处理好了,要么就是等皇帝裁决。

如今的明朝才经历了三个皇帝,都身强力壮,所以许多规矩都还没有改变,也跟后人所了解的上朝不太一样,跟清朝的朝会更是差别甚远。

清朝的朝会一般天没亮就要去上朝,然后一直拖延几个小时,各部官员才会会到自己的部门处理政务。

明朝初期则不是这样,早上上朝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然后官员们吃早餐,上班。中间遇到什么难以决策的事,都会集中在午朝汇报。

而一些急事,大事,才会在中间传到皇帝这里处理,到中午的时候还会开一个碰头会议。

大臣们一般上班要上到下午三四点,而皇帝,午朝之后就没事了,属于是私人时间。

中午吃饭的时候,朱瞻基原本还想等朱棣一起来吃饭,却被李谦通知,散朝以后,朱棣就又躺下休息了。

他毕竟年纪大了,这次奔波小一年,身体还没有恢复过来。

朱高炽倒是回来了,今日精神也不错。只是他并没有留在宫中吃饭,说是詹世府的黄淮幼子成亲,要去祝贺。

听到黄淮这个有点熟悉的名字,朱瞻基记忆深处里的一点模糊印象又浮现在心头。

他突然想起了朱棣第二次北征,凯旋而归的时候,朱高炽却迎驾晚了。

朱棣大怒,一下子把詹世府和礼部官员关了一大批,而这个黄淮也被关了十年,一直到朱高炽登基,黄淮才被放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九章 兄弟〗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6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