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活动(2/8)



李芳远是第一位获得大明皇帝正式册封的朝鲜王,如今的朝鲜,印玺和敕封都是大明赐予的。

朝鲜人每年进贡土产品,如人参、漆器、豹和海豹皮。作为回报,皇帝赐给朝鲜王及其使者丰厚的礼物——丝绸、精美的衣服、药材、书籍和乐器。

如今各国都缺贵重金属,他们每年需要上缴一百五十两黄金,七百两白银,就这,他们经常都拿不出来。

永乐十六年,朝鲜宫中发生兵变。

忠宁大君李祹是李芳远的三子,才华横溢,很受太宗喜爱。相反李祹的两位兄长却毫无王者风范,并粗鲁阻挠太宗传位给李祹。

两人因王位造反,被李芳远控制,逐出宫去。李芳远长子流浪深山,二子则作了和尚。世子被废,而忠宁大君李祹则被太宗册封为王世子。

但是随后,李芳远自己也心伤不已,无心执政,干脆将王位禅让给了李祹,自己当了太上皇。

今年春节刚过,他就以太上皇的身份从朝鲜来到了大明,昨日抵达了应天府,今日就获得了朱棣的召见。

在接见的过程中,朱棣详细询问了他禅让的过程,已经禅让之后的权力分配。

李芳远虽然当了太上皇,不再理政事,但是不代表他就完全放权。

如今的朝鲜,大部分权力依旧把持在他的手中。

朱棣对这种禅让方式感觉非常新鲜,在大明,自尧舜禹之后的历朝历代,哪怕是父子之间,都没有禅让的习惯。

朱瞻基却巴不得他了解的越多越好,最好等他西征回来,就直接让位给自己。

因为他很怕一些需要延续性的政策,在朱棣回来之后,又被废除。

虽然他也活不了多久了,但是一些政策如果反复,造成的麻烦也不会小。

李芳远今年五十四岁,他虽然比朱棣年轻七岁,但是身体却要差一些。

面对被委任监国的朱瞻基,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想要从大明输入铜钱。

如今的东亚各国,除了南洋的一些国家,大部分国家都缺金银铜。

他们跟大明一样,将金银铜作为货币,却没有足够的金属来铸币。

而南洋那些国家,连冶炼技术都没有,所以基本上除了东瀛,每个国家都要从大明进口铜钱。

以前的大明是根本不可能满足这些要求的,但是自北明山铜矿进入开发旺盛期,石见银山,佐度岛金矿也都源源不断地供应金银,如今的大明在金银铜方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八章 活动〗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36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