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白莲教(2/8)

,就能彻底保证国内的稳定。

从杨府离开的时候,朱瞻基本来还欲前往下马桥农庄一行。陈诚要被派往西北,下马桥农庄这里的一大摊子事务,就需要找个人来管起来。

谁都不知道,在他的心里,这里是他最重视的地方,重要性甚至还要超过如今给大明造枪造炮的夹江工业区。

因为夹江工业区代表的是现在,但是下马桥农庄缺少代表着未来。

这里的十座研究院,虽然因为他离家三年,如今的研发不算尽如人意。但是却一直没有停顿下来,稳步地发展着。

一方面,则是因为下马桥农庄的拨款全部都是朱瞻基的私人资金,不受朝廷约束。

另一方面,这都是陈诚的作用,他这个出使多国,见识过帖木儿等国重视文化和研究发明的人,知道如何引导这些研究院的发展。

但是现在他要出使西北,朱瞻基就准备自己亲自将这些研究院的事务管起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的了。

但是他的车队刚进入承天门的夹道,就遇到了被派出来找他的中官谢匡。“殿下,奴婢正准备去寻你,陛下今晚要与民同乐,着令殿下作陪。”

谢匡是王彦的徒弟,如今内侍阶层没有认干儿的风气,但是师徒传承却多不胜数。

太监们一层一层自上而下,师徒名分已经成为了底层向上攀登的重要途径。

比如朱瞻基宫里的刘万,孙林,都是金阔的徒弟,而刘万现在虽然才二十多岁,已经开始在宫里寻了几个七八岁的伶俐小太监,开始教他们读书认字,为人处世。

孙林的年纪大一点,他现在又是提督咨情司,所以他的徒弟就更多了,不少都是年轻一代的精英。

王彦早年任辽东镇守太监,权倾一方,如今更是朱棣最信任的司礼监大太监,他的徒弟就更多了,足有数十人。

这谢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整个內监系统都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的明星人物。

朱瞻基点了点头。“上车来说话,皇爷爷为何要又想起这一出?”

谢匡上了马车,却不敢坐进来,而是坐在了车厢外的裙边处,与朱瞻基只隔了一层桁架。

“英国公今年回京,英国公府在元宵节也凑了热闹,他们的工匠做出的花灯比较新奇,京城百姓趋之若鹜。今日陛下闻听后也起了兴趣,刚才已经派人召了英国公与一帮勋贵,准备晚上泛舟赏灯。”

应天府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白莲教〗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33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