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朝议 上(2/8)

要讨论,根本不会连日举办大朝会。

膝盖的疼痛让朱棣的耐心消失了,他也没心情在这里看戏,想要快刀斩乱麻。

他的眼睛在第三层高台上面,正躬身拜向自己的蹇义身上扫了一圈,低声问道:“蹇尚书所为何事……”

王彦提醒道:“蹇尚书以为如今大明读书人日渐增多,朝廷的位置却只有这么多。如今大明既然已经致力开发南洲,发展与西洋的贸易,那么应该吸纳更多的读书人进入贸易的行列,这贸易不能任由我……內监垄断。”

朱棣笑了笑,知道蹇义的建议是直接挖內监的墙角,王彦自然不愿意。不过这是阳谋,即便是王彦,也不能明着阻碍。何况,他在朝堂上并无发言的权利。

沉吟了一下,朱棣看了看自己脚下二层高台上,左边的太子,右边的太孙,开口说道:“蹇爱卿所言正是。如今我大明四海扬威,正需要无数精英代表我大明恩泽四方。爱卿身为吏部尚书,自当为国选才。……不过,这如何挑人,挑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又如何通过教化让四海夷人归化我大明,却需要慎重对待。”

朱棣心中也在疑惑,刚才一群人还吵的不可开交,为何自己走了一会儿神,现在竟然不吵了。

很大可能是蹇义见吵的太厉害,故意在中间缓和一下。

他乃吏部尚书,百官之首,又是从建文帝时期就稳坐吏部尚书之位的重臣,朝中文武百官,无不要给他几分面子。

蹇义顿首道:“这西洋各国详情,太孙殿下最为了解。另滇国公常年出使西洋,臣希望这次的人才选拔,有他二人相助。”

朱棣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准奏。”

郑和虽然被封滇国公,但因为是阉人,破格册封,并无职司,所以并没有参加朝会。

朱瞻基坐在二层高台,看着蹇义向自己微微一笑,也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回应。

仅仅是拉拢朱瞻基与郑和加入人才选拔,朱瞻基就能看出蹇义这人的玲珑心思。

这里面不仅有讨好自己这个太孙的意味,还因为把郑和拉进来,可以降低內监那边的抵制。

蹇义原名蹇瑢,义这个名字是朱元璋改的,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喜欢。

在建文帝时,他就做到了吏部尚书,永乐如今已经十七年整,他依旧稳稳坐在这个百官之首的位置。

能让三代帝皇都宠信有加,除了能力之外,他的为人处世也八面玲珑。

朱瞻基前世能认识蹇这个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 朝议 上〗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32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