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东西方文明初接触(2/10)

长而已。其后因推算日食不准确﹐治历者纷进新历﹐要求改制﹐但明朝一直沿用《大统历》。

朱瞻基现在提出用黄帝历纪年来对外宣传,实乃大逆不道。

但是朱瞻基并不是要修改历法,只是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以黄帝历纪年来告诉世人,今年是哪一年。

他可不想把那个耶稣诞生的年份当做公元纪年,而且西历纪年虽然每年的长短相差不大,实际上除了算法简单,毫无作用。

农历却完全不一样,根据天干地支的计法,通过闰月来调整年份,不仅可以算出来每年的二十四节气,让农民知道何时种田,更能算出每年的日食月食,哈雷彗星抵达的准确时间等。

朱瞻基开始也不相信这些,但是了解越多,对老祖宗留下的财富才越觉得宝贵。

当然,公历并不是一无是处。公历是阳历,是根据太阳公转计算。

农历是阴历,是根据月亮变化计算,两种方法各有千秋,能形成有效互补。

但是因为那位大炮在92年提出了全面西化,向西方看齐,与世界接轨。

导致了在清朝结束之后,全面采用西方纪年。

一个宗教份子的出生年份,成为了一个东方古国的纪年计法,想想还真是滑稽。

而实际上,公历其实原本是从儒略历更改过来的,纪年的起始时间也不是现在这个时间,而是从公元前45年就开始计算了。

当儒略凯撒第三次任执政官时,指定以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为首的一批天文学家制定新历,这就是儒略历。

但是后来罗马帝国衰落,神权兴起,所以纪年变成了耶稣诞生年开始。

对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抛弃了农历纪年,让老百姓根本无所适从。所以最后把农历的这一套又捡了起来,用了双纪年法。

现在这个时代,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实行阳历,大部分国家都还是各自按照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纪年计算。

但是朱瞻基并不愿意让耶稣历兴起,所以在看到欧洲如今混乱的纪年之后,才想起了把黄帝历推行到欧洲来。

朱瞻基笑道:“尚过虑了,孤并不修改历法,只遵循纪年。我大明虽然如今实行大统历,但是黄帝历纪年也一直没变。如今我们对外宣传,以黄帝历加上帝位年昭告,让西域人也知道我大明的历史。”

解缙很清楚朱瞻基的为人,做事从来都带着很重的目的性,但是这件事,他却看不到朱瞻基的目的。

如果没有好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四章 东西方文明初接触〗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29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