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要塞之因(2/3)

而是蒋校长。虽然没亲见过光头校长,但无论是共和国略显偏颇的记载还是偏居一隅的中华民国的评论,那位战争时期中国最高长官从来都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只要不是铁了心的和他上一条船,都会被他用各种手段剪除。刘浪相信总会有一天,光头校长会对他以及独立团下手的,在发现已经无法掌控他的时候。

有这样一个要塞基地,刘浪能让任何来犯之敌都会碰得头破血流,无论是谁。

纵观曾经时空中的二战战史,各国都有建设要塞以抗外敌的记录,不过,其中最成功的却要数小日本。日本人在中国本土多居于进攻态势,自然没必要用要塞来防守,但在国外,二战后期的日本人可没少用这玩意儿来固守。

历史上的滇缅大反攻中,曾经有过一场对于日军来说堪称经典,但对于中队来说却堪称惨烈的要塞攻防战,那就是松山战役!

? 194年5月,日军56师团动用工兵联队外加强征而来的1600余名民夫,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将松山以及附近小松山、滚龙坡、黄土坡等六座小山的山腹几乎挖空,最终建成了一座以七个子母碉堡群为主体的大型要塞。

?整个要塞状如隐藏地下的大型蚁巢,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电、通风以及供水等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表面阵地全部以钢板、原木、水泥、沙包反复加固,既便是挨上500磅的航弹或者150mm口径的重炮轰炸,也可安然无恙!

?凭借这座“大型蚁巢”,日军一个残兵联队不足一千步兵(非战斗人员不计数),却将拥有野战炮群以及英美空军助战的两万中国远征军挡在关前整整三个月零五天,最后攻破阵地时,中队竟伤亡了将近八千人,中日两军的伤亡比例竟高达1:8!

既然日本人能做,刘浪也能做,他要将此地建成一个比松山还要夸张的大型要塞做为他独立团的大本营,今后独立团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后备兵源,都可从此地补充。

虽然工程量浩大,但距离197年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他还有足足五年的时间,五年的时间,差不多足够了。

此外,刘浪还有一个想法,战争之始,日寇势大,拥有的飞机重炮乃是数百万节节败退的主因,这也是刘浪无法改变的一个死结。其实,处于防御的早期所造之防御工事过于想当然太过呆板也是在战争前期损失巨大的一个主因,这却是能加以改进减少伤亡率的。

而建这个要塞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学习的一个过程。独立团全体人等,自他以下,无论是正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之还我河山】最新更新章节〖第140章 要塞之因〗地址https://wap.bqg22.org/53/53750/1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