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改良(2/3)

没有吱声。

因为其中就有他们的人,他们也得了利益,若在争辩之时被洛寒说出来,岂不倒霉。

“说出来原因让人毛骨悚然,私吞仓里部分粮食的还算是有良知的官员,更多的则是把仓里粮食拿出来,和奸商勾结,在灾年时囤积、涨价卖出······这发得不是国难财,这是人命财!”

“常平仓中无粮,百姓怎么办?吃草根剥树皮也得活着,可地总得下种,无奈只能向富户借高利贷买种子下地,如此便进入一个死循环······”

“诸位可知高利贷是什么?利息高达月息六分,年息就是七十二分,甚至更高,因此说高利贷就是卖儿卖女与倾家荡产的代名词,一点都不为过。”

“借贷的百姓为还上钱,不得已卖儿卖女卖土地,因此有了土地兼并······王介甫在地方调查过,有事实依据,才出台青苗法。尽管朝廷也收利息,但两成利钱比起富户的高利息,简直就是天壤之别······”s:m.baiyca

“青苗法出台的初衷是救民,可在那些富户眼里就变成杀富户,凭什么他们赚的利息进了国库?于是乡下便有部分人嚷着青苗法不好······”

洛寒绕得很远,用充足的历史知识,一阵咆哮,说得众人哑口。

如果谁还说王安石拟定青苗法是沽名钓誉,估计会被喷死在殿内。

少顷,不待其余人说话,洛寒又道:“青苗法既是利国利民,为何又有诸位说得这些弊病呢?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吏治。”

“正应了那句话,世上没有坏事,只有坏人,无论多好的政策,只要那些坏吏去执行,那就变成害民的坏事······良法需良吏,才不辜负官家和众相公的殷殷期望······”

“下面臣谈一谈青苗法之失,究竟在哪里?”

洛寒侃侃而谈,一条条罗列出青苗法存在的弊病。

“其一在于强迫百姓认购。有些官吏为搞出政绩,不惜扰民,中产之家可能不需青苗钱,他们也强迫借,反而让百姓背上了利息的负担,甚至让城市里的百姓也认购青苗钱。”

“其二是反对新法的官吏不作为。这些官吏见识不广,看不到青苗法实行得当,对百姓的好处,便故意什么也不做,导致新法不能很好地推行。凡此两种把青苗法良好用意全毁了……”

“其三则在于百姓愚钝。青苗法本意是借贷让他们用于生产,但有些百姓借了青苗钱却是用于度眼前之急,钱用于买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种出一个强宋】最新更新章节〖第137章 改良〗地址https://wap.bqg22.org/277/277287/13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