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聚宝盆(2/3)

信任老臣,老臣一定不负陛下期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一片宁静的金銮殿上,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站在朝臣中间的骆养性。面对这个出乎自己意料的结局,震惊的脸上。直接闪过一丝充满诡异的笑容。

也不知道是出于对卫征能力的信任,还是不想断了每年数百万两收益的精盐生意。在他的心中,已经暗暗做出决定:只要下朝,自己就要将发生在朝堂的事,一字不漏的高速远在大同的卫征,让卫征早做准备。

让骆养性没有想到的事,就因为他今天的决定,让他的未来之路,变得更加宽广。

远在济南的周书源,骆养性送出的加急密信,几乎同时到达山陕总督府。

总督府大堂,听完周书源济南之行的收获后,平静的脸上,直接被发自内心的激动笑容给覆盖。

对于周书源来说,自己从山东沿海租借的这块滩涂之地,最大的作用,就是给精盐作坊提供更加廉价的粗盐,让精盐作坊,拥有自己的粗盐供货渠道,不再受制于人

但是,在卫征看来,周书源租借的这块滩涂之地,又将变成一个源源不断给虎豹军带来财富的聚宝盆。

不仅如此,这块滩涂之地用好了,甚至于可以改变整个大明的盐业市场。

据卫征所知,周书源租借回来的这块滩涂之地,正是后世著名的菜央子盐场。可年产各种食盐,工业盐数百万吨。

而眼前这个年代可不分什么工业盐和食用盐,所以,不管是工业盐还是食用盐,都可以进行食用。

到时候,就算自己的晒盐技术远远不如后世,一年产出后世菜央子盐场三分之一产量,也就是上百万吨盐,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上百万吨海盐,如果用这个时代的计量表示,就是一千万担。

按照一个成年人每年吃五斤食盐进行计算,一千万担海盐,就是两亿百姓一年的消耗……

而经过连续战乱后,整个大明朝还剩多少人呢?

卫征可以自信的说,只要自己将莱州湾一带的滩涂全部利用起来,晒制海盐……这片盐场的巨大产量,绝对可以满足大明超过八成百姓所需。

如果大明超过八成的食盐来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自己就可以利用晒盐的超低成本,对整个大明的盐业市场进行改革,让所有百姓都能吃上非常干净的食盐。

当然,这场改革如果真的能顺利进行,那整个大明的盐业市场,就会掌握在自己手里。到时候,仅凭海盐一项,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明末生涯】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五十六章 聚宝盆〗地址https://wap.bqg22.org/0/381/348_2.html